标签: 幸福熟龄

50後不会太近,也不会太远的关系最舒适!2方法保持「恰到好处」的交情

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要点,就是距离感。我认为即便是家人,也很难完全理解对方,沟通时要以此作为前提。

无论和对方的关系再亲密,也不可能全盘了解对方。人类不是能轻易被了解的生物,正因为难以理解,我们才更需要发挥想像力,拥有一颗体贴的心。试图了解一切的结果,往往适得其反,势必会产生摩擦。不能因为不了解对方,就无谓地介入他人的生活。

人们会以话语、行为,有时加上表情和态度,来表达爱意与情感。但不能以此支配对方,也不能试图操控对方。

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,才能良性互动。但,不是消极的对应,而是由衷尊重对方,信赖对方。尊重与信赖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智慧。

关系亲近、感情再好,也要有礼。纵使是最要好的朋友或夫妇,也不能亲昵生侮慢。

人生在世,最多的烦恼就是人际关系。由於无法凡事都照着自己所想的进行,所以才要向别人学习,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成长。

因此,重视人际关系可是左右人生的大事。

相互学习:交换美好的礼物

无论朋友、工作夥伴,还是夫妇之间,相互学习是最能长久维系彼此关系的方法。

体验自身从未经验过的、明白自己所不知道的,与想法完全相异的人谈话,是一件刺激又有趣的事。不但能学习到新事物,还会有新发现。

对方的感受也是如此。不只自己受到刺激,聊些对方也感兴趣的事,更能加深彼此的关系。见面便会有新发现,增进知识,拓展兴趣。相互学习就是良性互动与交流的关系。

想要相互学习,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兴趣,说出相关内容才能让对方好奇。好比对方现在最需要什麽?最想知道什麽?

一边想像这样的事,一边想着下次要聊的话题。再次阅读一本书,做好准备,整理旅行时拍的照片,都是快乐的事。所谓相互学习,就是相互给予。

延伸阅读:

退休後老朋友见一次少一次,真的别计较太多!1观念赴约去,随心所欲的空巢才让人向往

曾经有过这麽一件事。

因为听到某位朋友说:「喜欢古典音乐。」因此,想说下次碰面时,可以和他聊聊某位钢琴家,没想到他却回覆:「我不太听钢琴演奏。」於是这个话题便无法继续下去。原来他喜欢听小提琴演奏,那天我听他分享了很多关於小提琴演奏家的事。

没想到再次碰面时,朋友说:「我听了松浦先生提及的那位钢琴家的演奏,真的很不错呢!再推荐我一些不错的演奏家吧!」他主动这麽说。

透过一来一往的互动,就能构筑更深厚的关系。再也没有比交换「学习」这个重要的礼物,更令人开心的事了。相互学习没有利害之争,也最能维持长久的关系。

恰到好处:不会太近,也不会太远

我有位结识三十年的好友,不仅有深厚交情,也很清楚彼此的状况。

直到现在与我交谈时,他还是会使用敬语,这一点让周遭的人十分惊讶。我想,就是因为使用敬语,维持这恰到好处的距离,友谊才能持续三十年吧。不过我们在一起时,也不纠结於该怎麽使用敬语才对,所以相处起来一直很舒服。

如同我前面所说,人际关系的基本,在於保持不会太近,也不会太远的距离。即使交情再好,也不行贴得太近。保持能听到彼此的说话声,对方能马上回应的「恰到好处」距离就对了。

尽管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,还是会有互动不佳的时候。明明是可以马上回应的距离,却迟迟得不到对方的回覆。正因为感情好,难免也会有亲昵生侮慢的时候。

切勿让对方感到孤立无援,这点很重要。当对方想要做什麽时,试着站在他的立场,思考能帮上什麽忙。这是维系友谊长久的不二法门。

虽说如此,但也不能靠得太近。

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变得很亲近,也会因为某些事,促使彼此渐行渐远。好比认识的人发生事情时,大多出於好奇,会想询问、表示关心。但好奇心反而引发了影响双方关系的无谓麻烦。

最理想的关系,是随时都能分道扬镳,却有着不想就此疏离的心情。相反的,「若你不在身边,我便活不下去」这样的关系只会折磨彼此。

延伸阅读:

50後,人际关系也要断舍离!丁菱娟:朋友「在精不在多」,这5种人一定要远离

虽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,但我认为夫妇间的关系也随时都能分道扬镳。双方自立,互不依赖,却又同时拥有不想分开的心情。然而,天下无不散的筵席,未来会有一方先行去了另一个世界,不可能永远在一起。

「虽然随时都能分开,但不想分开,所以我们在一起。」这就是最理想的关系。

年轻时总喜欢爱得死去活来,告诉对方「一辈子都想和你在一起」。对於两人来说,是多麽幸福的瞬间。没想到交往一阵子,却发现似乎和自己想像不太一样,而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。

人与人之间保持刚刚好的距离,维持一段不会干涉对方的良好关系,才是最重要的,是吧?

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,健康快乐每一天

(本文摘自《请问松浦弥太郎:将心安放的基本》,悦知文化出版,松浦弥太郎着)…

突然「忘了」,可能只是心不在焉,不是失智!50岁以後去旅游,一定要注意2件事

第二天早上,二十位团友集合要去观赏巨木群,钥匙应该在我身上,但临时却遍寻不着,只好不锁门。等我们来回走了十公里,回到餐厅吃披萨时,我手往背包里一探,却摸到了钥匙,赶紧向室友道歉。

为什麽当初找不到?因为一心都在看日出、吃早餐和赏粉樱,钥匙随手一搁,没放在心上,而当急着要锁门时,则愈急愈找不到。

第三天,我们因有事要先回台北,在高铁售票处买自由座。眼看离发车时间只剩八分钟,朋友买好票後,给了我一张票,立刻拖着我们两人的行李前行,我也快速往验票闸门走。过了关回头一看,她却站在闸门外,不停地掏着每个口袋说:「我找不到票!」只好无奈地高举我的行李,越过闸门拿给我。

这时,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奔向我们,手上挥着一张车票高喊:「票在这里!」

原来匆促间,好友只顾着帮我拿行李,却把自己的车票留在柜台了。我们两人这下子成了半斤八两,谁也不要怪谁健忘或心不在焉。

除了赞扬和感谢这位工作人员的机灵与热心服务,不免也猜想这种事是不是常发生,以至於他很有经验?

这趟旅游,提醒了银发族如我需注意两件事:

一、一次做一件事:

不要像年轻时,同时做很多事情。只要专心,一次做一件事情,效果一样好,而且资讯才能登录并贮存於脑中。

二、凡事预留十分钟:

不要赶,凡事预留十分钟,才能从容以对并享受过程,且可避免失误,或因匆促而导致跌倒、扭伤、骨折等。

记忆七罪,「心不在焉」最常见

记忆很重要,学业、事业、人脉和日常生活等都需要它。然而,人的记忆并不完美,有时还不太可靠。

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.沙克特(Daniel L. Schacter)於一九九九年的论文指出,人类的记忆有七项缺失(「记忆七罪」):短暂(transience)、心不在焉(absent-mindedness)、空白(blocking)、错误归属(misattribution)、暗示(suggestibility)、偏颇(bias)和持久纠缠(persistence)。

其中,以「心不在焉」最为常见,如好友与我的例子。主要是因为当下没有专注,或受到其他有趣或重要事件的分心之故。例如忘了戴口罩、找不到车钥匙,出门上了车後,却没印象自己是否有锁门、瓦斯是否有关、电插头是否有拔掉等。

留心「忘性」及「认知功能」的变化

好友不免有些担心:「我们两人是否出现了失智症的前兆?」

其实这种偶尔发生、而且有原因的「忘记」,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,并非失智症的徵兆,大可放心。

例如马友友在纽约时,匆忙中曾将极为名贵的大提琴留在计程车的後车厢,幸好几小时内就找回来。专心做实验的牛顿,也曾把手表当成蛋来煮。

但是,如果丢三落四的事件经常发生,愈来愈严重,而且别人都说你记忆差,但你却觉得还好,加上其他认知功能也开始出现问题时──便应该就医检查是否有失智症了。

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,健康快乐每一天

(本文摘自《终究一个人,何不先学快乐的独老》,宝瓶文化出版,刘秀枝着)…

© 2024 下载 strongvpn

Theme by Anders NorenUp ↑